近期因国内豆粕市场在消化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增多以及国储进口陈年大豆持续拍卖,大豆运至油厂后缓解油厂大豆紧张减产或停机的局面后增加大豆压榨数量,豆粕产量增加但由于饲料价格高企后养殖利润不佳而导致需求端拿货谨慎,特别是在国内疫情散发式扩散得到初步控制后卸船及运输加快,豆粕价格承压下滑。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沿海地区油厂43%蛋白豆粕成交均价已经由3月下旬的近5200元/吨跌至4400元/吨,下跌约800元/吨,局部地区跌幅更是有超1000元/吨的情况出现。
虽说到港大豆数量增多及大豆持续抛储缓解了大豆供应紧张的局面,但相关消息显示因油厂压榨利润下滑后大豆进口量缩减,抛储大豆因底价较高成交不理想。特别是两广地区油厂压榨出现亏损,而进口大豆成本因美盘大豆上涨后逐渐攀升,为了减少风险大豆买家减少了大豆的采购数量,所以目前处于大豆集中到港的时间段,后期会因进口大豆采购数量减少而出现降低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目前大豆供应增多后油厂压榨量增加,豆粕产量提高后豆粕价格将承压。但远期到港大豆数量下降及近期每周抛储的50万吨大豆成交较差,油厂大豆供应不会很快从供应紧张马上过渡到供应宽松,这使得市场开始担忧后期的豆粕供应,豆粕合同价格出现了近弱远强的格局。
虽说近期豆粕期现货价格均在3月下旬出现明显的回调,但进口大豆完税成本近日却再度因为美盘大豆期价涨至1700美分/蒲式耳之后再度上行,最新的进口大豆成本再度上涨至5470-5640元/吨,已经较月初的5210-5320上涨260-320元/吨,成本端的传导将使得油厂对豆粕的挺价意愿增强,不过近期豆油强势上行削弱油厂的挺粕意愿。而下游方面,虽说生猪价格仍然处于养殖亏损,但随着猪价的反弹以及饲料成本的下降,生猪养殖亏损幅度正在继续减小;而肉鸡养殖及蛋鸡养殖因价格较好养殖利润在继续扩大,这将增加养殖户的补栏意愿;加之随着气温的继续回暖,华南及华东地区的水产饲料备货陆续开展,这些因素使得市场对豆粕的需求逐渐回暖,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计豆粕价格继续下跌空间或有限,有很大概率将跟随美盘大豆期价出现反弹的行情。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慈溪信息广场看到的,谢谢!